主要内容:1、4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和成立均有明显的下滑。从成立情况来看,非标信托业务和标品信托业务的成立规模的降幅均超过三成。2、2023年以来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持续稳健下行。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和机构资金大量投放是平均预期收益下行的主要原因。3、房地产类信托成立继续保持低位。防控风险和处置存量项目是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的重心,创新业务暂时未成气候,因此房地产信托业务短期内没有大增的可能。4、基础产业类信托成立规模明显下滑。在新业务尚未取得突出进展的情形下,信托公司...
核心观点● 资产证券化增速明显放缓● 公募REITs业务稳定发展● 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影响,住房抵押贷款类资产证券化占比持续下滑● “宽信用”背景下,资产证券化发行利率水平整体下行● 各信托公司可重点关注个人汽车贷款、融资租赁、应收账款、补贴款、个人消费贷款、微小企业贷款、不良资产重组等作为底层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一、信托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存续情况(一)资产证券化业务整体情况自2017年以来,全国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和数量逐渐上升。截止到2023年一季度末,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
摘要2022年,俄乌危机加剧全球能源危机,通胀飙升,美联储等主要央行加速收紧货币政策,“三期叠加”风险导致全球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出现反复。国内资本市场呈“W”走势震荡下行,在4月和10月跌至阶段性底部后均出现过一定反弹;保险资管管理规模上升;公募基金行业体量稳步提升,债券型基金份额达10年以来最高值,外资资管加速国内布局;私募基金规模破20万亿;银行理财受净值化转型与债券市场“破净潮”影响理财规模与收益率明显下滑;信托行业转型调整持续推进,资产规模小幅下滑。险资运用余额稳步上升...
2022年4季度,受外需回落、消费增长乏力、地产低迷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较上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好于预期。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难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经济显现出较强韧性,2022年4季度GDP增长2.9%,全年增长3.0%,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2022年作为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元年,信托业在稳固转型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改革步伐,融资类及通道类业务持续压降,资产投向不断优化。未来在监管引导下,信托公司将围绕新业务分类方向,积极推进业务转型,防范化解风险,坚守风险合...
202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又称“数据二十条”,从数据产权分置、促进交易流通、市场化收益分配、安全与治理、支持保障五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以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机制体制,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数据信托是数据与信托的珠联璧合,将数据的资源、技术、金融三重属性与信托的制度、架构、功能、生态等多种优势有效整合,并且与“数据二十条”提及的五个方面要求相得益彰,有效助力数据要素大市场落地生花。&...
导语2021年信托业界相继提出借鉴日本信托业模式,推动国内信托公司经营形态的变革,探索不同资源禀赋信托公司的差异化经营。在2022年信托业年会上,监管部门也提出在信托业务新分类的基础上,鼓励信托公司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日本信托业在2004年修订信托业法之后大幅扩充了信托从业机构类型,有效应对了日本社会资产证券化、高龄少子化的信托需求增长,推进了信托业的持续发展。本文梳理日本信托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深入剖析日本信托业的结构特征,希望对国内信托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日本信...
1月13日,银保监会以视频形式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曹宇主持会议,其他党委委员出席会议。会议指出,2022年,银保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金融委靠前指挥下,积极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领...
回顾2022年,受俄乌冲突、疫情冲击、地产暴雷等多重因素影响,宏观经济增速低迷,信托业也走过了艰难的一年。过去一年,虽然信托业经营压力增大,但行业创新转型力度不减。展望2023年,宏观经济有望开启复苏,信托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基于对宏观及行业的预判,我们认为2023年信托公司展业有八大机会:1、传统地产业务着重拓展与央国企合作,同时加大风险处置与特殊资产机遇;2、政信业务要高度重视尾部风险,同时向标品投资转型;3、资管业务要丰富配置型产品,持续做大固收规模;4、资本市场业务...